西藏消息:长江上游生态之“伤”怎样愈合?

2005年04月12日 10:50新华社贾立君

    浙江园林网4月12日消息: 70年前,长江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占30%-40%,目前下降到10%左右。“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专家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长江源头的青藏高原,近30年来荒漠化程度明显加剧,现已占总面积的19.5%,比上世纪70年代净增8.3%;山间洼地草地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2年,减少了24.3%......

    长江上游严峻的生态问题如何解决?日前在拉萨召开的"中国高海拔地区生态保护与恢复会议"上,专家分析提出防治长江上游生态之"伤"的对策。

    长江上游面临三大生态问题

    长江上游涉及青海、甘肃、陕西、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九省区,流域面积105.4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面积的58.9%。其生态环境质量是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专家指出,目前长江上游地区面临三大环境问题。

    植被退化严重。“上世纪30年代,长江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达30%-40%。而今降到10%左右,沿江地区甚至降到5%-7%。而川西北草地退化面积已达到40%-60%,可利用草场面积只剩三分之一左右。”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包维楷博士说。

    水土流失量惊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庆恒统计,占长江上游整个耕地面积74%的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5万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量高达22.5亿吨。其中耕地水土流失占三峡库区泥沙入库量的46%左右。

    水文状况恶化。长江上游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水资源已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专家介绍,一个原因是处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头地区降水和河川迳流量减少,如岷江上游在近50年间迳流量减少14%;另一方面,过度砍伐森林和破坏植被造成了区域生态涵养水源功能的削弱;同时,沿金沙江、雅垄江、大渡河和岷江上游,由于谷坡生态恶化后未及时得以恢复,普遍呈现干旱化、荒漠化的趋向。

    生态治理应适当考虑经济效益综合利用科技成果

    专家分析长江上游生态环境退化的根源认为,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是内因,人类长期干扰活动是外因。尽管“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相继启动,但因为它们仅仅是行政管理措施,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措施与合理的规划,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寻找具体操作途径并结合地域经济发展,不能搞“一刀切”。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高甲荣说:"已有的科技成果很多,如水土流失治理、森林重建技术、资源管理技术、果树栽培技术等,但这些成果均是单项的,大多没有推广应用,这是因为技术与各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他建议,选择已有技术成果,组装、综合、配套、优化后形成高技术、高起点的新的技术方案,可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人类活动聚集区,纯粹的生态环境建设而不考虑经济发展,难以让群众接受;而仅仅考虑经济发展和增加经济收入却忽视环境治理和保护,即使可行,也是难以持续的。这两种生态发展观在过去都有过,实践已经证明是失败的。”包维楷说,生态建设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这样,广大地方群众才会积极参与并自觉地保护环境,在农耕地和“自留山”的经营发展中尤其应该如此。
[分页]
    此外,专家指出,长江上游地区山地系统性强,草甸、森林和河谷农区垂直分带明显,但相互关系紧密,构成了复杂的山地生态系统。系统中自然资源配置与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人们对各亚系统(农耕地、森林、草地)的干扰和驱动因各自的结构和功能不同而差异较大。所以,综合治理首先要进行山地景观工程设计和生态经济功能分区,然后分区分段同时治理和调控管理。例如,高山峡谷区可分为河谷经济生态农业区、中山生态经济区、

    亚高山生态林业区和高山草甸区四个生态经济功能区,在不同的功能区施以相应的生态重建目标、技术途径和模式,因地制宜。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们提出的这种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生态治理思路和模式以及采用的技术体系,已在岷江上游初见成效。

    岷江上游生态恢复工程可做“样板”

    分析长江上游生态恶化状况,专家认为中科院在其上游的岷江流域生态治理实验项目可做“样板”。

    岷江上游是长江上游典型的生态退化区。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调查,岷江上游森林覆盖率近30年来下降了20%,水土流失面积达44%以上,江河泥沙含量近40年来增加了近一倍,年输沙量已超过1000万吨。近年,通过综合技术体系的推广示范,这一区域的生态系统恢复有了较大起色。

    ——“阔叶林栽培”快速重建中高山森林

    针对山地特点,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岷江上游大面积推广阔叶林栽培技术体系,解决了高山峡谷区森林恢复重建的根本问题。

    他们采集岷江上游乡土速生的桤木、槭树、连香树等乡土阔叶树种,培育出比常规育苗缩短2年-3年育苗周期,节约50%-60%育苗成本的优良阔叶苗木。在坡地上沿水平线砍伐现有灌木,保留残存的乔木苗木和幼树,形成1.5米-5米宽的种植带,保留1.5米-3米宽的原有灌丛,形成保留带。使保留带与种植带间隔排列,交错种植阔叶苗木。 

    实践证明,这种造林带内,光照强度比灌丛地增加30倍-50倍,造林初期对雨水拦截率达到22.61%-64.5%;提高树种生长率20%-30%。

    包维楷说:“这项配套技术不仅能减少抚育次数,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使森林提前8年-10年郁闭成林,形成乔、灌、草多层的立体结构,水源涵养效益也比传统造林平均提高30%-50%。”

    ——“坡耕地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治理河谷水土流失

    岷江上游河谷农区人口密集,农业开发程度高,但近年来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肥力退化严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脱贫任务艰巨。
[分页]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唐亚博士领导的研究组,近10年来研究和试验成功了"坡耕地等高固氮植物篱"水土保持技术,已在上游的金沙江、大渡河、岷江上游等农区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在金沙江上游的宁南县推广5000亩和大渡河中游的汉源县推广的1500亩,得到国际山地中心(ICIMOD)认可。

    这一技术是在坡耕地上种植生长快、耐割、萌蘖力强的木本豆科固氮植物形成植物篱,再把农作物种于其间;当固氮植物篱长至1米高时,从距地面30厘米-50厘米处切割,获得优良绿肥或饲料。

    密集种植的固氮植物篱及其形成的生物梯地,降低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地生产力,为特色农业开发创造有利的坡耕地条件。

    包维楷说,从四川宁南县典型农区的实践来看,在固氮植物篱间套种高附加值的优质葡萄、豆类、蔬菜、花椒等特色经济作物技术优点在于:易操作、投入少,节约成本85%以上;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降低地表径流达74%;使土壤侵蚀幅度降低90%还多;增加土壤有机质30%左右,增加全氮70%-127%,将低产坡耕地建成了高产稳产的生物梯地。目前,作物整体增产30%-60%;同时,每公顷实验地年生产5吨-15吨优质绿肥和饲料。

    ——珍稀药用植物规模化栽培

    岷江上游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但因滥采滥挖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一些药用价值高的药材已处于濒危状态。

    中科院专家研究表明,岷江上游生境类型复杂多样,适宜很多珍稀药用与经济植物生长。他们对膜荚黄芪、唐古特大黄、薯蓣等近40种药材与适宜的经济植物,开展了深入的繁育技术体系研究,目前技术体系成熟。

    实验表明,每公顷膜荚黄芪至少可获收入4500元,纯收入可达2500元。同时,其根瘤可固氮,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显著。唐古特大黄栽培第四年后,每公顷可收根20000至30000公斤,获利6万元-8万元。同时,繁密的大黄根叶能有效阻止暴雨对地面的冲刷,叶子还是牛羊的好饲料。

    据介绍,目前中科院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合作已在岷江上游地区中高山段,建立了约8万亩生态恢复综合示范区,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保存率也达到90%,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而在河谷坡耕地上建立的2000亩高固氮植物篱技术示范工程区,使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单位面积作物增产20%以上。尤其是千亩珍稀药用植物,每亩年实现收入达5000多元的良好经济效益。

    唐亚博士说,岷江上游采取的技术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最佳实用技术”,很值得在整个长江上游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