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花卉市场不景气 蓝眼睛盯上黄土地

2005年03月03日 09:30中国花卉网佚名

 

浙江园林网3月3日消息:2004年,整个欧洲的花卉市场都不景气。能源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而花卉价格却在下降,持续走低的销售额使许多园艺生产者开始寻找更大的市场。中国,这个近年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的东方国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蓝眼睛”的关注。

  这是记者日前从德国埃森植物展(IPM)上带回的消息。来自40多个国家的1400多家参展商在14万平方米的展馆中演绎了这场世界顶级的花卉园艺大展,正如法国园林协会主席所说的:“要想了解国际花卉的流行和发展趋势,你就必须到埃森去看IPM。”50多个国家近6万名专业观众近距离地享受了这份花卉“饕餮大餐”。

  “全球化”是本届IPM的主旋律。“来自中国和南美洲国家的朋友越来越多,这显示出花卉园艺行业的交流已超越了欧洲范围,而向全球扩展。”埃森市副市长如是说。德国北莱茵州花卉协会主席对这种趋势表示欢迎,他说:“现在花卉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被压得越来越低,但这是市场决定的,我们只能去适应。除了借助新技术培育更新的品种、建立良好的信誉去吸引消费者之外,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新的伙伴则显得更加重要。”法国园林协会主席明确表示出对中国和印度市场的重视,特别是中国。他向记者介绍,由于中国拥有多样的气候条件,几乎欧洲所有的苗木品种都可以在那里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而且,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低廉的价格,能够帮助欧洲的生产者缓解成本升高带来的压力。

  对于来中国需求发展,德国园艺总会主席抱有同样的想法:“中国即将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对我们很有诱惑力。除了向中国市场提供我们的产品,我们还希望与中国同行一起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并促使其进入国际市场。”

  这种想法显然不限于政府和协会。在本报首次于IPM展览会设立的展位上,咨询中国花卉业情况的欧洲园艺生产商络绎不绝,我们准备的资料在展会进行不到一半时就被索取一空。荷兰、波兰、西班牙及意大利等国家的企业纷纷表示,希望参加中国花卉展会,进军中国市场。俄罗斯花卉展览公司则期待着与我们合作举办展会。

  虽然对中国市场充满期待,但交谈中,记者也感觉到大多数国外企业仍存在顾虑。对中国了解太少,想投资不知往哪里投,怎样才能找到既有实力、信誉又高的合作伙伴,是个问题。此外,一些人对中国市场化的程度以及新品种保护力度也还有疑问。

  但不管怎样,在欧洲人眼中,中国,已不仅仅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东方古国,而更是充满机会的崭新天地。我国花卉产业如何面对蓝眼睛,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