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北京植物园采取措施加大植绿补绿的力度

2005年12月08日 09:22北京市园林局网站

    浙江园林网12月8日消息: 一是公园2005年启动了庭荫树栽植工程,在园内主要干道两侧栽植元宝枫、栾树、水杉、法桐、合欢等大规格乔木近2000株,平枝荀子、砂地柏、迎春、连翘等花灌木近3000株(丛),大大缓解了公园遮荫树少的问题,同时丰富了色叶树的品种和数量,为游客提供了休憩纳凉的理想场所。特别是栽植在游客服务中心周边的30余株大紫薇,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而且,由公园自己完成的第一个人工杂交的新品种——粉花山碧桃春季在植物园开花,填补了山桃与碧桃之间花期断档的空白,也为春日的京城又增添了一种新花卉。

    二是2005年公园为恢复曹雪芹著书场景的原貌,对《红楼梦》原著中所记载的植物进行了充分考证,并于4月份在其院内及周边栽植了辛夷、腊梅等乔木23株,木槿、华北紫丁香等灌木27株,紫藤、月季等藤本植物72株,受到了游人特别是广大红学爱好者的欢迎。

    三是在植物引种方面,2005年公园从国内外共引种植物1182个种(品种)。其中从浙江、南京、西安、武汉等地引进40种,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国引进1142种,苗木成活率达85%,品种保存率达90%。从南非引种珍稀多浆植物近600种,这些植物全部原产南非,很多植物是第一次出现在北京,同时也是第一次引入中国。这批植物不仅丰富了植物园的多浆植物品种,更是公园同南非进一步相互交流的开始。而且,今年种苗繁殖量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共繁殖木本植物约33万余株,包括扦插繁殖锦带、红瑞木、醉鱼草等21种23万余株,嫁接繁殖海棠、碧桃等10万余株;繁殖宿根花卉11万余盆,扦插繁殖1.7万余株,组培6万余株。

    四是开展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园林中应用,进行了数字化植物园的发展方向。2005年公园利用GPS测量了全园的绿化面积、湖区2003-2005新栽绿植定位、桃花节花卉种植面积、丁香园、木兰园、碧桃园等专类园的常规绿植定位以及牡丹园的局部品种定位,精确了植物分布,为养护管理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