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枝黄花”再现花市

2005年10月26日 10:26重庆商报罗恒

    浙江园林网10月26日消息: “植物杀手”——“一枝黄花”在年初被围剿后,近日又在主城各大花市卷土重来。据了解,因我国尚未建立外来入侵生物的长效监管机制,更无相关惩处制度,致使铲除工作只能“见子打子”。

    昨日,记者在鲁祖庙花市看到,几乎每家门店都有“一枝黄花”销售,但已统一改名为“黄莺”。街口一家店的老板告诉记者:“平时一上午能卖几十枝,比起满天星、情人草等其它搭配花种,要好卖得多。”老板称:“年初遭收缴过,这段时间又敞开了”。记者在江北望海花市、南岸花鸟市场等,都看到了“一枝黄花”在大面积销售。

    今年年初,我市各大花市发现外来入侵植物“一枝黄花”,据专家介绍,“一枝黄花”最初是作为观赏植物被引进我国,该植物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繁殖力,一株花可产两万粒种子,即使是被随手丢在垃圾堆也能生长,并靠分泌一种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迅速排挤共存的土著植物(包括农作物),直至破坏掉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目前,沿海不少城市已经受到侵害,上海、南京一带已有30多种土著植物物种因此消亡。

    为此,年初我市环保、工商等6个部门对全市多家花卉市场出售的“一枝黄花”进行了收缴,并对其焚烧销毁。但今年6月,南岸再次发现有人销售“一枝黄花”,7月,南岸又爆出“一枝黄花”已在重庆造船厂厂区内生长了300余亩!

    昨日,市环保局自然处相关负责人称,我市乃至全国目前尚未制定出治理外来入侵物种的长效管理机制,只能对在国外已造成严重危害的特定有害生物进行检疫,对新出现的外来入侵物种基本上采取临时性措施,也就是只能等到有人举报,“见子打子”,但除了收缴、焚毁外,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能对责任人进行惩处。

    据悉,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政策解决这一制度空白。市环保局人士表示,一旦国家相关政策出台,重庆也会建立监管外来入侵物种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