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珍稀植物野外回归行动在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顾家店镇关洲江滩公园成功实施。三峡植物园管理处专业团队联合关洲珍稀动植物保护站,将2000余株人工繁育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疏花水柏枝幼苗,移栽至长江沿岸护堤区域。
疏花水柏枝对维护长江岸线生态稳定具有独特作用,被誉为“长江生态哨兵”。其野生种群曾一度濒危,近年来,科研人员成功攻克其繁育技术难关,通过掌握的扦插扩繁技术,将人工繁育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为本次野外回归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移栽行动,旨在重建长江流域疏花水柏枝自然群落,是长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突破。回归的幼苗将在江滩上扎根生长,发挥其固土护岸、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为守护母亲河的健康贡献力量。
为确保本次野外回归工程的成功,三峡植物园管理处专业团队将实施持续的抚育管理。据悉,三峡植物园通过实施2025年度野生动植物保护补助项目,已从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引进红豆树、花棕榈、伯乐树等极小种群物种的不同居群、单株种质资源30份,新建3亩大别山五针松异地保护基地,繁育花榈木、红豆树等珍稀树种,新建野外回归基地20亩,回归庙台槭、大果青杄等珍稀植物3700株。
这一系列举措将显著提升区域内极小种群物种种群数量,促进其野外种群复壮和天然更新能力,标志着长江中上游地区野生植物保护能力正迈向新的水平,为筑牢长江生态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持续注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