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多措并举高质量发展花椒产业

2025年07月30日 10:29甘肃省林草局

仲夏时节,甘肃省陇南市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挂满 “红珍珠”,椒香四溢。今年,全市花椒产业迎来一幅 “产业兴、百姓富” 的乡村振兴画卷。

一、产量产值双突破,产业规模领跑全国

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花椒生产基地,陇南市花椒种植面积已达308万亩,2025年预计总产量达11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05亿元。其中,核心产区武都区花椒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连续多年保持“面积、产量、产值、品质、人均收入占比”五个全国单县第一。文县、西和等县区也传来捷报:文县2025年预计总产量达1.1万吨,覆盖16个乡镇252个行政村;西和县大桥镇通过科学管护,农户亩产鲜椒较往年提升30%以上,西和县大桥镇李坪村种椒大户李新红8亩花椒预计产鲜椒4000斤、干椒1300斤。

二、科技赋能提质增效,品质铸就市场优势

陇南花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与管理的深度融合。全市累计完成花椒低产园改造25万亩,嫁接换优40万株,并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例如,武都区郭河乡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实现花椒从田间管护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升级,鲜果收购价较传统模式提升25%。

在全国红花椒均价下行背景下,陇南花椒凭借卓越品质逆势突围。“新华・中国(武都)花椒价格指数”显示,2024-2025年产武都花椒价格指数报732.09点,较上期上涨1.09%,高于全国综合指数18.2%,批发价和销量稳居七大主产区前列。其“色红油亮、麻香纯正”的独特品质,源自200余项检测均达标的绿色标准,以及2000多年栽培历史积淀的“蜀椒出武都”地理基因。

三、多元渠道拓宽销路,电商直播助力增收

为确保“红珍珠”变“金豆豆”,陇南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传统现代互补”的销售网络。线下,武都区花椒企业与客商签订购销合同;线上,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直播带货让花椒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人均订单量超2500单。

此外,陇南连续14年举办花椒节,赴川渝等地开展产销对接,与重庆火锅产业联盟建立订单认购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川渝火锅原料供应基地”地位。2025年,武都区打造甘肃唯一花椒百日集市——甘肃花椒交易市场,努力做好全国红花椒交易中心、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四、全链开发提升价值,政策护航产业升级

陇南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推动花椒产业向精深加工延伸。目前,全市已开发花椒油、花椒酱、花椒精油、花椒香皂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武都区农林企业年产鲜花椒油2000吨,带动武都区郭河、三河等乡镇椒农年均增收1.8万元。同时,政府通过优化加工流程、严格质量监管、提供金融支持等举措,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五、百姓增收添动力,乡村振兴谱新篇

花椒产业已成为陇南群众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在武都区适生区,脱贫人口花椒收入占比超65%;礼县滩坪镇通过技术培训,1万余亩花椒带动户均年增收超1.5万元。武都区安化镇、甘泉镇等主产乡镇,花椒产业年收入均突破4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

下一步,陇南将继续以“产业全链化、产品高端化、品牌国际化”为目标,依托“新华・中国(武都)花椒价格指数”这一“风向标”,推动花椒产业向百亿级目标迈进,让小小花椒粒持续撬动乡村振兴大梦想。


(来源:甘肃省林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