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探索小微湿地生态修复新模式

2025年07月16日 10:22中国绿色时报丁明越

山东省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2024年启动创新性示范工程,将济南市长清区东洋河村一片“生态伤疤”转化为湿地修复样板,4660平方米退化洼地重获新生。

东洋河小微湿地原是南大沙河五峰支流西岸滩涂,后因乡村道路建设和河岸开垦等原因导致水源受阻变为干涸洼地。山东省林业保护发展中心通过岸线修复、水系梳理、植被恢复、生态岛建设等措施,共修复水面2250平方米,让460米岸线重现自然曲线。植被恢复以乡土植物和共生植物为主,通过栽植乔灌木(湿生植物)32种、水生植物17种,恢复植被2980.6平方米,形成天然净化器。监测数据显示,修复后,两栖类物种回归率达83%,水体自净能力提升5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充电宝”。

东洋河村着力探索湿地价值转化路径。湿地串联起古村落、沙河景观和五峰山景区,打造15公里生态游憩带,还借助智能解说系统与AR互动技术,将关帝庙文化融入自然教育场景。同时,创新“湿地+渔耕”模式,发展“水体净化-生态养殖-有机种植”循环农业,并试点湿地碳汇计量。

山东省小微湿地总面积约91.47万公顷,数量约为104.86万处。下一步,山东将以“三网融合”理念为引领,科学规划建设“百园千点”小微湿地网络体系,实现生态空间全域覆盖。开发智慧监测平台,构建“一屏管湿”数字化监管体系,提升湿地管护效能。培育湿地经济产业链,让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