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长加强水生态保护促进人鸟和谐共生

2025年07月08日 09:51中国绿色时报胡斌

高邮湖西岸,天鹅、白鹤、苍鹭、大雁等鸟类混群栖息,翩翩起舞、展翅飞翔。夏季,安徽省天长市仁和集镇迎来各种鸟类栖息。

近年来,仁和集镇持续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为候鸟营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高邮湖畔,分布着天鹅、大雁、白鹤、水雉、野鸭、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多种鸟类,数量6100余只。

“候鸟选择的栖息地,生态优良、食物充足、环境安全等条件缺一不可。”安徽省有关水生态环境与候鸟保护专家介绍。

过去,受高邮湖周边养殖业和村民生活污水乱排、违规取土、乱倒垃圾等影响,候鸟一度难觅踪迹。

全省“最美河湖卫士”、东风村村民刘恒林记得,自己负责管护的高邮湖西岸东风村段一处滩涂,曾遍布生活垃圾和临时搭建的工棚,味道难闻,还污染了湖水。“这种生态环境,别说鸟,人都不想看到。”回想着过去,刘恒林无奈地说道。

为保护好高邮湖水生态、守护候鸟安全,镇、村两级严格履行河(湖)长制责任,细化落实“党员干部做示范、群众积极认领”的河(湖)长制具体要求,村民主动报名参与高邮湖水生态管护。

市生态环境分局以及市水利、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开展联合整治,当地镇、村及村民群众精心呵护,高邮湖天长市段流域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垃圾不见了、荒滩复绿了、水质清澈了,高邮湖西岸湖区全域水质达到二类标准。

在鸟类栖息地,仁和集镇党委扛起属地管护责任,组织发动东风、吴庄、南尖、王桥、界牌等沿湖5个村(社区)清淤除杂,还种植了樟树、槐树、柳树以及新品种杨树等3.56万余株,修复芦苇水生态面积1.8万余亩。

为了更精准地保护好候鸟,仁和集镇派出所成立了一支清网护鸟机动小分队,由民警、辅警、镇村湖长、自然生态督查员、护林员、村干部组成。依托水生态卫士夜视仪、公安天眼系统、无人机等科技辅助装备,实行24小时轮值制度和“接到举报半小时内到场”响应机制,织就了“空中无人机巡、地面警民联动查、夜视仪与天眼数据比对盯”立体防控防护网。

今年以来,该分队快速处置非法捕猎线索5条,处理违法排放生活污水事件11起,清除捕鸟网、诱捕器等非法猎具14件,救助被困鸟类17只。

“要守住保护效果,关键还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天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赵成刚说。为此,天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水利、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以及仁和集镇,组成新时代自然生态文明实践宣讲队,不定期组织开展保护水生态环境、守护候鸟专项行动,深入周边村组开展爱鸟护鸟宣传教育,号召、劝导村民主动拆除拦鸟网,把保护水生态环境和守护候鸟的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

如今,爱鸟护鸟已成为天长市沿“七河四湖”地区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天长市将进一步创新措施,健全完善管护水生态工作机制,持续发动群众自觉执行有关规定制度,群策群力保护水生态环境、守护好候鸟。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