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多举措提升秦岭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2025年04月24日 11:05陕西农村报黄敏

4月21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近年来,陕西扎实推进秦岭区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作,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陕西以实施秦岭中段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大巴山北麓和汉江谷地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森林质量提升、湿地保护修复、重点区域绿化等项目建设,全年完成营造林198万亩,进一步提升了秦岭区域森林质量。

在生态保护方面,陕西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青松抢救工程、防火应急道路建设等生态保护工作,修订完善《秦岭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秦岭国家植物园创建加快步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趋于完善;改造提升秦岭林区130条防火应急道路,切实提高森林防火能力;实施飞机喷防、树干注药等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实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面积、疫点和病死树数量持续下降。同时,持续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监测预警,联合多部门开展2024“清风”“网盾”、虎等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进一步筑牢秦岭生态安全防线。

在深化林业改革方面,陕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下达林业产业及林下经济发展资金1.08亿元,加快推动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全年提升改造核桃、枣、花椒等特色经济林100.15万亩。特别是在秦岭区域,探索创新林下经济模式,培育林下中药材种植、中蜂养殖等特色产业,秦岭区域国家和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达114个,初步形成秦巴山区中药材、安康魔芋、凤县林麝、柞水木耳等产业链。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825亿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提升。同时,联合多部门印发《陕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三权分置”、科学开展森林经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8项主要任务和23条具体举措,为进一步促进全省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提高、林业产业持续壮大、林区条件持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陕西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