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启动第五届“自然教育周”暨国家公园科普“3+4”主题活动

2025年04月24日 11:02四川省林草局张黎明

近日,以“发展自然教育 助力生态富民”为主题的四川省第五届“自然教育周”暨国家公园科普“3+4”主题活动在汶川县启动。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天府森林四库”为总抓手,引领林草高质量发展,推进自然教育,普及林草科普,自然教育从业机构持续增长到2700余家,线上线下自然教育受众超过1亿人次,全民自然教育发展态势良好。阿坝州、汶川县持续探索自然教育机制与模式,为全省普及全民自然教育发展和林草科普做出了积极贡献。

启动仪式上,四川省绿化基金会为汶川“自然教育公益基金”授牌,汶川县人民政府为“汶川自然教育推广大使”颁发聘书,发布“川渝粤自然教育合作汶川共识”,浙江大学与汶川县签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汶川县与相关自然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活动期间举行了川渝粤港澳自然教育合作交流会“国家公园开放日”“国家公园自然解说系统建设指南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本届自然教育周首次联动川渝、粤港澳两大国家战略区域资源,汇聚全国自然教育网络成员、川渝粤林业部门、复旦大学等高校、川渝粤自然教育从业机构、行业协会等领域的百余名代表,通过主旨演讲和分享交流,围绕三省自然教育发展现状、比较优势和特点、机构市场化自然教育课程研发与经验做法等多领域进行了交流。专家们针对四川自然教育“两业并举”把脉问诊,提出系列建设性意见,川渝粤代表共商了自然教育跨区域协作机制,为汶川县和阿坝州自然教育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为国家公园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能。

活动期间同时启动了国家公园科普“3+4”主题活动,旨在落实国家林草局关于国家公园相关科普工作要求,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国家公园,以一堂课、一篇美文(画作)、一张问卷、一份宣传品四种形式,将国家公园的丰富知识和深刻内涵传递给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启蒙他们从认识、了解再到走进国家公园,共同守护我们的最美家园。

四川自然教育周自2021年正式启动以来,为普及推广全民自然教育、强化跨区域交流、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发挥了突出推动作用。2025年,时值四川第五届自然教育周,各地因势利导,结合当地物候特征,从3月第二周开始,成都、绵阳、遂宁、广元、阿坝等市(州)相继以自然教育导师培训、自然教育体验、主题宣传、跨区域行业研讨、自然音乐节等多种形式陆续举办,共同描绘了一幅生动画卷,营建了“自然教育”体验生态,“云端课堂、城市森林、山野探险、创意工坊……无论你在盆地平原,还是高原河谷,总有一种方式让你与自然相拥!”


(来源:四川省林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