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伴着渐浓的春意,一场持续开展的植树节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为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增添了一抹抹新绿。
在植树现场,师生们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手持锄头、铁锹等工具,种植红豆树、浙江楠、柿树、细柄阿丁枫、三角枫、红豆杉等树苗。接下来一段时间,在3000多亩校园,还将开展多种形式的植树活动、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植树造林一直是该校优良传统。校园目前已建成木兰园、蔷薇园、牡丹园、山茶园等几十个植物园区,拥有3300多种植物,包括中华水韭、天目铁木、伯乐树、百山祖冷杉、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濒危植物。每年,数以万计的中小学师生和游客慕名而来,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为鼓励师生树立植树保绿意识,近几年,学校持续加大植树造林活动宣传力度,指派林学专业的教授、专家在植树现场进行指导,确保成活率。同时,学校持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设置了生态学专业,开设了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工程学、景观生态学、生态规划在内的大量生态科学课程和实验,其中,生态环境类课程是全校性必修课,努力将生态文明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