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攻坚“三北”工程“硬骨头”

2025年02月19日 11:02中国绿色时报徐振华

2024年,河北聚焦“三北”工程和全省林草五大体系建设,针对“三北”工程建设中难啃的“硬骨头”,集中发力解决技术难题,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不断提升林草种业创新能力、林草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支撑能力、科技服务水平,推动林草科技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省绿色屏障更加牢固。

加强科技服务,赋能科学扩绿。河北将因地制宜推进高质量科学绿化作为科技人员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不断加强科技服务,组织编写了《河北省“三北”工程建设主要技术细则》,为全省推进“三北”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科技支撑;开展精准对接,组成专家组先后10余次赴石家庄、沧州2市6县区开展实地调研,根据不同区域立地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树种特性等条件“精准把脉”,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其中,石家庄国土绿化项目造林成活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沧州市盐碱地国土示范项目获得国家批复立项。

推进种业创新,赋能科学强绿。河北致力于推进乡土树种研究工作,历时3年多时间,于2024年出版了《河北主要乡土树种》,为全省“三北”工程科学绿化提供了参考。在杨柳树飞絮治理方面,选育出无絮无粉毛白杨新品种“冀毛1号”,并获国家林草局新品种保护授权;完成杨柳飞絮治理5000多株,推广综合防控技术10万余株,飘絮量较往年降低20%。大力开展耐瘠薄、抗干旱等优良树种选育攻关,审定通过落叶松、榆树等3个速生高抗良种。新建种质资源库6个,收集榆树、落叶松、杨树等北方重要乡土树种种质资源300余份。建立乡土树种试验基地6个,支撑国家级良种基地3个、省级良种资源库1个,获批新建省级抗寒树种种质资源库1个,为科学实施“三北”工程及大规模国土绿化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

强化产业支撑,赋能科学兴绿。河北省林草科学研究院积极与各地农户、生产基地、相关企业合作,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康保、张北、滦平等地4个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落地见效,2项成果落地西藏自治区。建立省核桃气象服务中心,组织20名“三区”人才、8个产业体系专家,推广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指导建立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与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3个、加工企业15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个。推广杨树、榆树、核桃等良种13个,形成了“选品种+推技术+创品牌+拓销路”的全产业链推广新模式,推动全省林果产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持续生态监测,赋能科学护绿。河北小五台山森林生态定位站等多个定位站提供的监测成果,为科学、全面、准确地判断与评价全国森林状况,制定林业发展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拱卫京津冀生态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2024年河北省林草科学研究院3项成果入选国家林草局三北地区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目录。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