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坚持科技兴林,发挥“林”优势、做足“林”文章,多措并举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创新链,写好林业科技创新“绿色答卷”。
扶持创新发展。2022年,蚌埠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全市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市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支持林草良种选育、标准制定、技术推广等方面科技研发。目前全市已建立月季、蝴蝶兰、石榴等种质资源库20余家,其中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2个,保存优良种质资源350余份。全市林草种苗基地总面积21.2万亩,大中型林草种苗企业260余家。2022年以来,创建省级林木良种基地1家、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4家、建立怀远石榴和蝴蝶兰企业研发中心2家,为全市林业产业“稳产、高产、优质、高效”发展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推进良种选育。加强与林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推动石榴、荷花等目标品种良种选育。2021年以来,“荆涂红”石榴、“珠城红星”与“珠城秋韵”荷花共3个品种通过省级林木良种审(认)定,“皖睡莲1号”等7个品种通过省级非农作物良种登记,观赏植物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项目获2024年安徽省农业科技推广奖二等奖。石榴脱毒组培苗大田移栽与培育技术研究项目获2024年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榴光溢彩-怀远石榴组培脱毒种苗创新实践”案例被认定为2024年安徽省企业典型创新案例。全市先后实施睡莲、荷花、蝴蝶兰、石榴、雄性无絮杨等14个中央和省级优质林木良种培育和推广项目。
强化科技攻关。在林木良种生产培育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全市38名省级科技特派员、3名国家级林草乡土专家、22名市级科技特派员作用,在做好技术服务的前提下开展科技攻关。编制完成省级地方标准《石榴脱毒苗木繁育技术规程》和企业标准《中以农场石榴种苗集约化生产技术规程》,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15项。2019年以来共实施林业科技推广和科技创新项目20余个,其中中央及省级科技推广和创新项目12个。
实施招才引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实现科技交流和人才培养双向“奔赴”。邀请以色列、荷兰等国家专家来蚌埠市开展技术交流,加强与安徽科技学院、省农科院、省林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通过开展座谈,走访、调研、培训等形式,围绕育种育苗、种质资源、成果转化、组培研发、人才需求等方面建立新型“产学研”协同攻关体系。自2021年以来,共为蚌埠市培养输送硕士以上优秀人才22名,开展技术转让项目8项,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研发基地3家、院校特派团3家,培育和筛选市场亟需的重大课题项目5项。同时充分发挥蚌埠市花卉协会作为国家人社部批准的职业技能认定机构的作用,培训认定专业技术人员3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