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2025年01月20日 10:58中国绿色时报韦荣彪

2024年上半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林业实现产值7.57亿元,同比增长16.9%。

近年来,文山州充分发挥森林“四库”作用,以三棵树为基础,壮大林下“三七+油茶”、八角、“蒜头果大林产业+木材加工”、核桃、澳洲坚果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化经营打造森林“钱库”,把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

强化特色化发展。采取林下“掘金”“美富”双赢模式,实施“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经济”,大力推广林药、林禽、林畜、林旅等林下经济产业,做实“企社+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机制,以绿生金助力粮库增值,组建林下经济省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198个,涉林农民36.2万人,林下三七、黄精、草果、砂仁面积、产量均居全省前列。

打造种质基因库。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项拯救行动,建设3412.2亩“专类园区”,建立珍稀濒危乡土树种华盖木、水松、富宁金花茶等60个苗木保护小区进行拯救繁育,实现就地保护、近地保护、迁地保护、种群增强。完成在8县市迁地保护、回归极小种群苗木3315株,移袋培育成活望天树苗达1000余株。

筑牢生物多样性。探索出“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经验被全国推广,西畴县、马关县分别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普者黑景区首次发现索氏桃花水母,为水生“家族”增添了新成员,普者黑湖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多次现身,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正成为文山独特生态新名片。

以市场化手段激活森林“碳库”。通过集体林权流转、森林资源外包托管等方式,深入开展植树造林,优化树种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固碳增汇能力。建设木本油料、香辛料、用材林、碳汇林“4个100万亩”示范基地和150万亩国家储备林基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立云南省木本油料技术创新文山分中心,形成“一体统筹规划、多地协同创新联动”建设布局。

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以山水田园乡村旅游发展为抓手,建成森林康养、湿地旅游、草原旅游等基地49个,森林康养示范基地数量排全省第一,实行“林下经济+旅游+康养”模式,发展集石斛养生、田园观光、悬崖酒店等于一体的融合业态,年接待游客73.6万人次,综合性收入2390余万元。国有林场大力发展户外体育运动和森林康养项目,常年筹办自行车赛事,建设森林康养步道6.2公里。建成百年古寨、千亩草场、万亩森林等一批森林康养旅游景点,串联形成10条精品旅游路线。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