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记者何光群专栏

经济管理学本科,网络传媒记者,园林行业工作经验超过10年,对行业事件实时报道,为行业专家、企业做深度专访,有企业管理类、企业文化类、行业产品类、大事件类、新词热点类的系列报道

“空间重构”给我们解答了哪些时代话题?

来源:中国园林网   作者:何光群   日期:2019/3/22 15:52:16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往往会对某些事情感到困惑,比如城市主干道为什么总是建了修、修了再建,之后是绿化带,不论高大乔木、中低花灌木、地被等,也总会不时更换。如果观察的再仔细一点,我们会发现河道在发生改变、水质在发生改变,我们所处环境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发生悄然改变。

因为生活,总会不断改变自身的原貌,不止于环境、景观,还有我们的行为习惯、理念、文化认知等。环境→(改变)生活质量→(提升)认知理念→(转变)生活方式→(促进)环境升级→(进一步改变)生活质量……,在这个相辅相成、不断循环促进的系统中,我们操控着世界发展变化的轨迹。

杭州西湖,令人羡慕的城市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自然更加健康生态,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这是我们为此而共同追求的目标。这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我们称之为“空间重构”,它涵盖于各行各业,从一个系统的角度进行升级、创新与突破,从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如领航时代发展的人工智能化、5G网络的发展。

回到我们的风景园林领域。相比于互联网科技和文创领域,这个行业对生活环境的改变更能让人感同身受,它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到,能够全方位影响人们的感觉器官,所以“空间重构”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样,如果我们使用这种思维去看待时下行业的热点,其中要害都会被一一点破。

最热的,乡村振兴。振兴的实质是经济空间结构、自然生态结构、伦理结构等都要做出重大调整,所以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农村医保、年轻人回流等成为重点话题,从实际的生态环境到人文意识的整个空间结构进行梳理,从而改善并解决整个农村生活环境存在的问题。

桐庐鸬鹚湾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范

其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正逐渐抛弃工业GDP的观念,因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安全。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恢复生态空间的自然关系,用绿植去解决水土流失、空气漂浮物、热岛效应等问题,同时给野生动植物营造自己的家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是生态休闲、全域旅游。基于生态保护的目的,“靠山吃山近水吃水”的观念要转变为“靠山养山近水养水”,为了弥补这种付出多于回报的关系,需要加入新的价值空间。旅游实现了完美切合,其次是吸引了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入驻,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给我们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GDP。

杭州植物园,市民的生态休闲目的地

第四是“城中村”改造。城市的“拆迁”风暴为人诟病,但是不会停下来,因为城中村的交通、信息、卫生等公共设施已经无法接轨现代生活的需求,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憋足点。但在城中村环境结构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略其中的文化空间,变成改造后的价值反倒流失更多了。

我们对文化空间重构的认识是非常欠缺的,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我们经常非议“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很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这些项目做出来不久就日渐凋零,有了形态却丢掉了核心气质,缺少特色就缺少生命力。我们从修旧如旧到修新如旧的认知转变,实际是希望我们能对文化空间重构要有足够的重视。

除了社会热点,在一些新兴的热门领域,“空间重构”手法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杭州花港,好环境是我们的,也是鸟儿们的

城市景观。城市景观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如今的绿化带、花坛、花境等,在恰当区域被设置成野生动物生活家园的案例越来越多,猫坞、鼠洞、鸟巢……,有越来越多的动物种类也能在城市中觅得自己的生活空间,从人与植物的融合到人与其他动植物的融合,这种景观空间的开发越来越受年轻设计师们的青睐。

夜景旅游。日出而作,日落而游,如今城市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工作之余还有丰富的游乐生活,夜景旅游把游玩时间和工作时间分开,一时便成为旅游新热。和白天相比,夜景观更加纯净、更加梦幻,在时间空间上实现更加合理安排的同时,夜景观的开发空间也会被进一步挖掘拓展。

此外,还有庭院水系统改造、中层植物景观改造、旅游文化体验类改造等等,有许多边沿的空间被开发,也有许多成熟的空间被重新调整,所有的创新,内在的实质都源自对“空间重构”的理解。

因庭院造景艺术的兴起,庭院水景观改造变成热门

有这么多时代热门的话题,它们的改造都需要有这种能力的人才去创造,这就是发挥自我价值的时代大舞台!

如何理解“空间重构”的概念?

空间,即我们所在的生活空间;重构,即生活空间各要素的科学调整。因此空间重构是一个系统学科的概念。

生活空间,分为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

自然空间,包括人、建筑、植物、动物、水、空气、阳光等现实形态的元素;

自然空间的重构,在于构建自然元素更加健康合理的生态关系,因此也叫生态功能重构;

社会空间,包括经济关系、科技水平、伦理道德、信仰、法律等意识形态的元素,最终提升为一种文化的元素;

社会空间的重构,在于构建意识形态各要素更加合理的文化关系,从而促进自然元素的合理升级,因此也叫文化功能重构;

空间重构必先立足于对自然元素的认知,通过意识形态的升级,然后反作用于自然元素,从意识形态重构开始到实现现实形态重构的整个过程。

推荐阅读:

浙江省常务副省长冯飞视察2019北京世园会“浙江园”

江干区区委书记滕勇一行莅临杭州园林考察调研

杭园人的情怀

园林绿化中的两个现象和两种真相

热门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0571-81999581